首页 生活常识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养老保险缴费总额和个人账户余额、储存额与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826人浏览   2024-06-14 06:56:40

养老保险缴费总额和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储存额与养老金的关系,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养老保险缴费总额越高,个人账户余额、储存额都会越高,退休时的养老金就会越高,这是一种正向的驱动,是贡献和回报的关系。

养老保险缴费总额,在社保系统中基本上不会出现这个数字。所谓的养老保险缴费总额,主要是指从参保实际缴费的第一个月开始,到办理退休当月,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总额,这就是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总额。

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去了两个地方。如果属于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总的缴费比例是24%,在这24%中,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是16%,个人缴费8%,单位缴费刚好是个人缴费的一倍。

单位缴费严格来说和我们个人没有关系,因为单位缴费是计入了统筹基金,统筹基金由谁来管理,由社保基金来管理,属于统筹区的社保部门所有,按照性质来划分,也是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

个人缴费部分永远属于个人的钱,这部分钱虽然也是由社保基金来管理,但是这个钱是属于个人的钱,也可以说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即使今后死亡了,这个钱也是可以由家属或是法定的继承人来继承的。

个人账户余额,通常是指职工个人缴费历年累计的金额,余额分为本金和利率两个部分。本金是历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算到个人账户积累部分;个人账户利率,每年由于统筹区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理财或是相应的利息收入,得出的个人账户资金利率。个人账户的利率是比较高的,平均可以达到6%以上。

退休时出现的个人账户存储额,是到退休时个人账户本金和利息收入的总和,结算到退休的当月。这个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计算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的依据。

假如个人账户历年累计余额为20万元,个人账户历年累计资金利息8万元,那么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28万元。根据这么多年的实际,个人账户利息占本金的比例大概为三分之一左右,可见个人账户的利率水平是比较高的。

在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中,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两个账户是独立管理,互不挤占的关系。

统筹账户的功能,主要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国家每年调整增加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应的领取月数领取完之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退休人员死亡后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等。

统筹账户的资金都是委托社保基金运营,也会产生运营收益,在资金池中滚雪球,不断将这个资金池做大做强,以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年的按时足额发放。

统筹基金还有调剂的功能,特别是在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以后,养老保险全国调剂的力度不断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调剂,是调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养老保险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国东西南北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各省参保人数、退休人数等存在很大差距,有的地区养老保险结余比较多,比如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基本上都是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通过调剂才能解决当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支付。

退休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其中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有的还有增发的养老金。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几乎不考虑统筹账户多少的因素,统筹账户的高低甚至和养老金的计算甚至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统筹账户和我们的养老金有间接的关系。

比如我们在缴纳养老保险时,职工个人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缴纳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金额就会越高,缴费指数就会越高。在个人缴费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是按照个人的缴费基数进行缴纳的。也就是说个人缴费标准越高,单位的缴费也就越高,单位的成本也就越高。

在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时,主要参考的因素是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在同一个统筹区,平均缴费指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的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企业职工的实际缴费指数越高,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

在养老金结构中,基础养老金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我们缴纳养老保险时,单位缴费是个人缴费的2倍,体现在基本养老金中,基础养老金也会超过个人账户养老金的2倍。如果加上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比重只占三分之一左右。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的缴费总额和个人账户具有比较重要的关系,个人缴费基数越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总额就会越高,个人账户余额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越高。这大概就是养老保险缴费总额和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养老金高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