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老人叫它“鹅不食草”,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碾碎后有臭味,在山下常被挖走,极为珍贵

100人浏览   2024-08-12 14:48:01



在民间叫“鹅不食草”

许多人将这种植物称为“鼻炎草”,其实它在民间还有一些更奇特的俗称,比如“鹅不食”或者“鹅不食草”,都是它的俗称,也是别称,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别称呢?

据了解,在很早以前,人们在放鹅的时候就经常看到鹅并不吃这种草,人们也慢慢对这种植物充满了好奇,并且给它起了“鹅不食草”这个别称。

实际上,它是有学名的,大名叫做“石胡荽”,如今的石胡荽不容忽视,因为它分布的范围相当广,几乎在我国的农村均有石胡荽,比如在你家乡的小路边就有不少,许多花友看到这种植物的时候,还会不小心踩踏到,因为它的株型矮小,正常只有5厘米左右,最高的也不过20厘米,当它和其它杂草生长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容易被发现。

那它都在哪里生长呢?我们在一些较为潮湿的位置能够发现它,比如在水田、麦田的周围,或者在河边、池塘边等位置。

对于农作物来说,鹅不食草有危害,它在农地里都被当成了一种杂草,从而被喷上除草剂,这样鹅不食草枯萎后就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了。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它是一种很珍贵的药用植物,也就是能够入药,植株的叶片、茎干处理后均可以入药。

以前在干农活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机器辅助,这时候也容易摔伤,一些农民朋友摔伤了就去摘一些鹅不食草,然后将它揉碎,然后敷在已经肿起来的伤口上,但前提伤口不能有破皮,不然感染后也是相当危险的,在当时,农民朋友都觉得它有“消瘀散肿”等用处。

不过花友们还是不要随意使用,以免感染,它更多的是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材”,而不是使用新鲜的鹅不食草。

《四声本草》里就有记载,里面描述到鹅不食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因此,在老一辈的人看来,鹅不食草也是一种民间的“鼻炎良方”。

在当时他们就经常去山上采挖鹅不食草,然后拿到集市上卖。如今的鹅不食草虽然分布范围广,但也不多见了,有花友去竹林里找了一早上的鹅不食草,结果都没有找到,不过也有花友将鹅不食草种植在自家的庭院里观赏,这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