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为什么公共厕所隔间下方要留缝隙?作用竟然这么多!

100人浏览   2024-09-25 08:48:28


1、清洁需求


科普中国曾发文,相比于全封闭的隔板和门板,带有缝隙的门板更方便清洁人员清洁公共厕所的地面


缝隙的存在可以更加方便清洁人员将拖把伸进门板下方打扫,不容易出现清理死角,这也是门板间隔设置的初衷。


2、安全需求


公厕每天都有许多使用者,如果有人在上厕所时突然昏倒或是出现一些特别状况需要协助时,这个门板会起到一些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厕所的隔间是全封闭的,里面的人晕倒之后,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被人发现,这可能会错失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引发悲剧。而如果是有缝隙的,里面的人出现突发状况时,外面的人们能通过隔间的缝隙及时发现,从而及时救助晕倒的人



3、通水性


如果每个公厕的隔间都完全封闭,一旦出现马桶堵塞的情况,厕所隔间很有可能就成为了一个蓄水池,给清洁人员加剧了诸多的工作量。


如何安全的使用?


随着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现在不少公共厕所都改为了公共马桶,有不少人曾在网络上表示,感觉公共马桶相对于蹲坑来说更脏一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使用公共马桶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1、建议使用一次性马桶纸


公共卫生间一般会提供马桶垫纸,虽然只是薄薄一层,但从卫生的角度讲,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效果,抵御部分有害菌



2、手别“乱摸”


不少疾病都是通过“手部乱摸”所感染的,建议小伙伴们使用完公共马桶后直接用手去关掉冲水开关,避免“手部乱摸”,以免细菌通过手部感染到身体其他部位。


3、盖马桶盖


使用完冲厕所时,建议盖上马桶盖。这样可以确保冲厕所时,不会有喷溅物喷溅到马桶之外的地方,还可以避免接触到有病菌的气旋


睡前必须去厕所?


每晚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是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刻。但刚把手机放下准备睡觉时,脑海里就开始克制不住的想着去上厕所的事情,唯有上完厕所回来才能安心入睡......睡前必须去厕所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其实,睡前想上个厕所大多是以下三个原因:


1、精神因素,条件反射


睡觉和上厕所本来是毫无联系的两件事,但经历了很多次的睡前尿尿后,会逐渐养成一个习惯,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身体刺激信号发生的反应。


2、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又称为场景性多尿症,是由不良心理作用造成的心理性排尿障碍


这种心理会造成人们在睡前、考试前、开会前、出门前想上厕所,甚至是看见别人去厕所,都会有想上厕所的念头。


3、膀胱感觉过敏


通常来说,正常人膀胱内尿液达到100-150ml时,会出现膀胱充盈的感觉;尿液达到150-250ml时,人就会出现尿意,进而会通过上厕所将尿液排出体外。


但有些人的膀胱比较敏感,在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蓄积时,就会产生尿意,随之需要通过上厕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