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社保断缴怎么补缴啊 ,这四大福利将全部取消?早看早知道

115人浏览   2024-02-25 18:18:15

01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为居民提供的一项长期保障措施,旨在解决人们因年老、疾病、失业等原因而面临的基本生活问题。

社保一旦断缴,可能将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以职工社保为例:

职工社保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根基,包含了五大险种,即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具体用途如下:

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丧萍费、抚恤费等;

医疗保险:医疗报销、退休后享受医保待遇等;

失业保险:失业后领取失业保险金、医疗费补贴等;

工伤保险:支付治疗费用、生活护理费、伤残补助、伤残津贴等;

生育保险:产假、生育津贴、生育补助金等;

每一项都关乎着每个人未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些待遇,只有在劳动者履行了法定的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社保断缴,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

02

社保断缴,最直接的影响有以下4点:

1、无法报销医疗费用

绝大部分地区医保断缴第二个月开始,就不能能享受医疗报销等医保待遇。

假如断缴生病,属于自己个人账户的钱仍然可以刷,但住院等费用无法报销。

所有医疗费用均需自己承担,无疑是增加了看病的经济负担。

如果3个月内续保,续保次月可以正常使用,且被视为连续参保。

如果中断缴费3个月以上,会被视为初次参保,重新计算连续参保年限,且自重新缴费之月起6个月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有些城市还规定,医保缴纳得越久,报销额度越高,所以无不要轻易断缴医保。

2、无法领取生育津贴

生育险能报销产检、分娩等费用,还能领生育津贴,但各城市均对缴费时间有要求。

部分城市要求在分娩前9个月连续缴纳生育保险,才能领取生育津贴,如果社保中断,就只能在分娩后连续交满12个月,才可享受生育险。

所以,生孩子前最好不要辞职,否则无法报销。


3、无法申请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的申请条件是提交申请当月前的六个月连续按时足额缴纳公积金。

如果公积金贷款放款后,职工故意停缴或少缴公积金的,公积金中心和受托银行可以依据借款合同提前收回公积金贷款,或自借款人故意停缴或少缴公积金认定之日起,按同档次商业住房贷款利率计算

4、对养老金的影响

养老保险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够15年,就可以领养老金。

如果中断时间越长,缴费就越少,参保年限也就相应减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越少,养老金也越低。

也可能导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无法按时办理领取养老金,只能延长缴费至规定年限后,才能办理养老金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也有退休的最低缴费年限,个人如果想要终身享受医保待遇,多数地区是要求男缴费满25年,女缴费满20年,社保如果中断,缴费年限也可能延长。

还有,在某些城市,社保的连续缴纳年限关系着享受其他待遇资格,比如买房、买车、落户、子女入学等。

如在北京,想要申请首套房购房资格,本地连续5年及以上的社保缴纳记录是必备条件。

如果社保中断3个月以上,购房资格将会受影响。

断缴社保弊大于利,可以说,社保一旦断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可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便。

所以,参保者不要轻易中断社保。


03

社保的重要性,对于职工而言,获益匪浅;社保断缴的严重性,大家也有目共睹。

当面临离职等变化时,许多人对社保的处理感到困惑。

那么,离职后可以补缴吗?社保应该如何处理呢?

简单地说,根据政策,社保断缴期间,由于个人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补缴。

只有在单位就业期间应缴未缴的社保费,才能补缴。

比如,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造成职工养老保险关系中断,单位可以办理补缴,但职工自己不能补缴。

职工若不想中断社保,希望避免社保断缴导致的影响,离职后有三种处理方式:

1、从原单位离职,马上入职新单位

由原单位办理停保后,跟新公司协商好,由新单位办理参保,这样的话,社保就可以实现完美衔接,不需要职工本人做任何操作。

大部分公司都在15号交社保,建议15号以后离职,次月15号之前入职新公司。

2、从原单位离职,未入职新单位

可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缴费渠道,选择缴费档次并缴费。

3、离职后,不再就业

可以选择自己缴纳灵活就业社保,社保费用自己出,但只能交医疗和养老保险。

社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福祉和应急准备。

作为个人,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社保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并充分利用现行政策,以确保能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