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缴了19年7个月社保,50岁退休,退休金只有1413元,为何这么少?

100人浏览   2024-07-19 14:48:23

01

在网上看到网友退休后的生活规划,具体如下:

等我老了,

我兜里有社保了,

我哪也不去,

我就在我家门口扫一块空地,

我每天都去洒谷子给麻雀吃,

我把麻雀喂的饱饱的!

我喂完麻雀我就去打麻将,

我打麻将我在家灌一暖壶开水,

我再带一个茶缸子,

我打一天麻将,喝一暖壶开水,

我晚上就带着媳妇去面条馆吃一碗面条,

我再来一个鸡骨架或者花生米,

我给我媳妇点个鸡腿,

吃完饭我就去澡堂子泡澡,

再拔一个火罐子,

然后回家睡觉,

这小日子,别提多美了,

第二天起来,我再去喂麻雀!

不得不说,这日子确实美,但可望而不可及。

回归现实,有网友留言:

几个月前在江苏常州退休了。

多年来,自己辛勤工作,积攒了19年7个月的社保。

50岁时申请了退休,原本以退休金会达到2000以上,实际上却只有1413元。

有那么一瞬间,感觉满腹的期待和梦想化为泡影。

不可否认,养老金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保障。

老年人在年轻时,为国家、为企业作出了贡献,并通过参加社会保险统筹,退体后有稳定的三餐温饱,年老多病不用愁,才能够心态平和,安度晚年。

但很多时候,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出入.

也是网友留言,有个朋友50岁,于2023年5月份退休,她交了27年社保,缴费指数也达到了0.886,累计存储额超过十二万。

退休前,她觉得每月能拿到4000多的养老金,但核定下来却只有2501。

这和她预想的相差甚远。

杭州一位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15年之久,退休工资为2429.18元。

她坦言,如果生活在农村,勤劳耕种一些蔬菜,或许能勉强维持生计。

但在杭州市,拿这部分钱生活都吃力,更别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图。


02

那么,退休工资为何这么少呢?

第一,缴费年限过短。

社保先付后享,多缴多得,如果只交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就会比较低。

第二,缴费基数低。

生活中,用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一直按照当地的最低缴费基数为其缴纳社保,从而导致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也不尽如人意。

第三,养老金计发基数低。

养老金计发基数会根据多种因素,如通货膨胀、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等调整。

而调整时,如果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那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增加;反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就会减少。

第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少。

养老金的金额取决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等多个因素,退休后,个人账户余额会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长,直到终身。如果个人账户余额少,领取的养老金就少。

第五,提前退休。

尽管工作年限相同,但提前退休意味着个人在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较短,这样个人账户中的累计缴费金额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养老金较少。

第六,退休地社会平均工资低。

养老金的计算,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和累计缴费年限,当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完全一致,那么唯一能够影响养老金待遇的因素,就是社会平均工资了。

如果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较低,那么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也会比较低。

第七,过渡养老金待遇低。

过渡性养老金是退休后获得的一种过渡性福利,旨在弥补退休前后收入的差距

有的人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养老金低的话,整体养老金也会变低。

此外,比如政策变化、单位经济状况不佳,下岗等因素,也会影响退休工资的高低。

如果养老金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也不要灰心,木已成舟,乐观面对。

心态好,一切都好。

我们这一生,谁都不容易,通过调整心态、规划养老生活等方式,仍能过上美满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