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家长指南:贿赂的意思是什么?强化和贿赂的区别?

285人浏览   2024-06-12 15:55:55

有时候孩子哭闹时才把奖励物拿出来,作为停止他哭泣的工具,这就是“贿赂”。

而在大多数自闭症家庭都会出现,“强化物”无形之中变成了一种贿赂孩子的现象。

什么是贿赂

贿赂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正确行为发生以前就给奖励。

经典语句:“那就看一集,看完马上去做作业,好吗?

二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为了制止问题行为而承诺给奖励。

经典语句:“不哭了不哭了,妈妈给你买!”

贿赂为什么可怕?

从父母的角度看:

贿赂削弱了父母的权威性

看了一集动画片,收不住,想再看一集,这是人类的天性。然而扼杀天性中的懒惰与自私,是父母的责任。

当父母放弃了“先苦后甜”的原则,而放任孩子时,孩子并不会感激父母,他只会更崇尚享乐;

当父母为了解决一时的闹心而妥协时,孩子知道主动权在他手里,他能用卖萌或大哭控制父母,得到自己想要的。

从人格塑造的角度看:

贿赂扭曲了承诺的意义

承诺本该是通过对未来的憧憬而做出对当下行为的约束,它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与自我管理

无论是孩子承诺“看完动画片后就写作业”,还是妈妈承诺“不哭了就买”,都将承诺的效用即时化,让它成为变现的工具,仿佛承诺就是为了在当下得到某种东西。

贿赂和强化的区别

1. 给予奖励的时间点

同样是给老师送礼,如果是在孩子毕业以后送,那一定是单纯地对老师的付出表达感谢;如果是在孩子入学以前送,就有贿赂的意思。

2. 承诺奖励的原因

在问题行为发生后的承诺是为了停止问题行为。在没有问题行为时的承诺是为了激发正确行为。

举例:

假设老板说:“你这个月要是每天都按时来,月底发200的全勤奖。”这不是贿赂,而是一份口头合同,是一种承诺。老板通过强调正确行为后的强化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假设老板在月初给员工先发了200,再说:“这个月别迟到哈。”这就是贿赂。

如何进行强化

1. 平时在孩子做对,不经意间就给予孩子惊喜、强化,不要提前告诉孩子。

2. 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些小强化,更多的是在平时的小强化中让孩子习得一个良好的习惯。

举例:

孩子拼拼图的时候,拼对了一块我们就给予小小的强化(如少量孩子喜欢的食物和夸奖),

在最终完成时再给予一个大大的强化物

(如一大块孩子喜欢的食物和热情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