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英国红松鼠被入侵的几乎灭种,松貂出面挽回败局,却引发新的担忧

100人浏览   2024-09-12 08:18:17

说起松貂,那可是有过非常辉煌战果的,它们曾经帮助爱尔兰和英国成功阻止了北美灰松鼠入侵,挽救了红松鼠的种群,以至于松貂有了“入侵物种终结者”的赞誉。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种帮助过人类的动物!

松貂,也叫林貂,是一种杂食性的哺乳动物,它们喜欢在灌木林和树洞等地筑巢,常在傍晚、夜间捕食。它们会吃草莓、蜂蜜、坚果,也吃各种昆虫、小鸟和其他哺乳动物。松貂在欧洲大陆分布广泛,寿命可达8~10年。

松貂的大小可以向我们家养的猫看齐,体长在46~54公分,尾巴的长度在22~26公分,体重在1~2.2公斤。雄性和雌性在大小上存在差异,雄性会比雌性的体型大12~30%。

松貂的爬树能力很强,这得益于它们发达而锋利的爪钩,爪钩像猫一样平时隐藏到脚掌里,有需要就会伸出,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它们拥有较长且粗壮的后腿,可以在林间或者树上自由地奔跑,有的时候可以看见它们为了捕食松鼠,和松鼠在树干上表演“绕柱”奔跑的精彩大戏。

松貂的听力和嗅觉十分灵敏。它们的耳朵非常的灵活,可以随意转动,无时无刻不在探查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堪比我们的雷达,一旦发现危险就会立马跑得无影无踪,当然,出色的感知能力也对它们的捕食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而松貂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它们胸前的“口水巾”。“口水巾”指的是它们脖子到腹部前面的一块奶油色或黄棕色的皮毛,这与它们身体皮毛通常呈现的浅棕色或深棕色形成反差,远远看去就像一块孩子们常围的口水巾。

松貂为什么被称为“入侵物种终结者”,受到人们的赞誉?

首先,我们都知道,作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如果没有本土生物能对其产生制约,导致最终出现泛滥,那将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对本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发生生态灾难,其中最典型的是澳洲野猫泛滥造成了多物种灭绝。

外来物种的入侵,一般存在两方面原因:

1、无意引入,比如随船入侵世界各地的贻贝等。

2、有意引入,比如在我国作为观赏水族引入的巴西龟和清道夫等,却被“好心人”放生到了野外。

而在爱尔兰和英国造成北美灰松鼠入侵的,正是由于第二个原因。

在19世纪和20世纪北美灰松鼠被当作宠物首次引入英国和爱尔兰,自那以后,灰松鼠以其超强的适应力和繁殖力,逐渐统治了当地的松鼠界。当地的红松鼠在北美灰松鼠面前被打得“溃不成军”几乎灭种,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仅英国一地红松鼠的数量就因灰松鼠的入侵,就从原来估计的350万只降到了25000只左右。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北美灰松鼠更大,有更多的脂肪越冬;比如北美灰松鼠携带松鼠痘病毒传播给了红松鼠,而这种致命病毒它们却可以免疫;再比如当地没有物种可以控制它们的种群数量。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产生疑问,这时我们文中的主角松貂在干什么?其实,这时的松貂并没有闲着,但由于多年来毛皮交易等导致的大肆捕杀,松貂在野外已经非常稀少,根本没有能力吃掉更多的松鼠。

据信2002年之前,在英伦三岛松貂几乎已经灭绝,在苏格兰的野外约有6400只左右,在英格兰约有1600只左右,而在威尔士可能仅有760只左右……

而那时北美灰松鼠的数量呢?据不完全统计,仅英国一地野外就约有252万只左右的北美灰松鼠。

为了应对北美灰松鼠泛滥成灾,当地从对捕获的灰松鼠进行绝育,到鼓励狩猎,再到有计划的投毒,甚至是端上餐桌,可谓方法用尽却收效甚微。直到当地人无奈地说“它们已经无处不在”时,才有人想起了我们文章中的主角松貂。

于是,当地开始尝试从其他地区引进、繁殖并放生松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临危受命的松貂,竟然真的不辱使命,强势挽回了红松鼠的败局。特别是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松貂成为北美灰松鼠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且,随着近年来野外松貂种群数量的增加,北美灰松鼠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而本土红松鼠的数量逐渐开始增加。

这让当地人信心大增的同时,也对松貂不吝赞美之词,这才有了“入侵物种终结者”之称。

听起来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些太好了?让人难以相信,似乎只有小说里才能写出这样完美的结局!为什么松貂似乎只在针对和消灭入侵的北美灰松鼠,而本地红松鼠却能在这场“杀伐”中受益呢?

其实,这也是当地人的疑问,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所担心的另一件事。

研究人员对松貂粪便进行筛分表明,松貂两种松鼠都吃,但更多捕食的是北美灰松鼠。松貂是杂食动物,并不会挑食,更不可能分辨出谁是它的“老乡”,导致它们吃更多灰松鼠的原因,在松鼠本身的习性。

松貂作为捕食者会使用气味来标记领地并相互交流,作为它们在本土的长期猎物红松鼠,已经能对这些气味做出行为反应并尽量避开松貂,从而增加生存机会。而北美灰松鼠作为外来者,对松貂气味的警惕性却很低,所以松貂的捕食成功率很高。

这就是本土物种在当地生态中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当地红松鼠数量增加的原因。但生物学家警告说,松貂并不是对付北美灰松鼠的长效药,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它们发挥更大成效。

因为猎物物种有时可以在短短的几代时间内,对新的捕食者产生行为反应,没有人知道北美灰松鼠是否会发展出反捕食行为。

这样看来,作为“入侵物种终结者”,松貂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呀。同时也警示我们,松貂或任何本地捕食者虽然有用,但不仅仅是解决人为生态问题的方法,它们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捕食者的保护和恢复可能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在一个以人类为主导的世界中,我们必须学会与剩下的宝贵生物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