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北京是什么气候(北京全年天气概述)

100人浏览   2024-12-23 09:48:24


夏至刚过,北半球太阳辐射强烈,积蓄的热量达到鼎盛。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说的就是七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

东亚大陆东面的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成为这个时节影响天气系统的主角。在副高的西侧北侧,是冷暖空气较量的主场,对流云团发育完备,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一应俱全。

副高南侧的热带洋面上,水汽蒸发旺盛,往往最容易形成热带低压乃至台风天气系统。低压气旋的运行轨迹常常收到副热带高气压系统的引导。

副高盘踞的地方,气流下沉,辐射强烈,晴空万里,高温难耐。

副高主体部分在此时间段往往北纬30度处上下徘徊,对地处北纬40度的北京造成的结果是:七月初北京处于副高外围时,晴热当道,高温持续,最高气温往往可以达到37、38度,甚至更高,最低气温也往往不低于25、26度。到七月下旬时,随着副高北抬到极致,北京就会处于副高北侧的主雨带上,北京一年中最强的降水阶段就发生在这个时段上。降水倒是能暂时浇灭高温,但温度还是会维持到22-32℃之间,对应了上蒸下煮的说法。

当然副高的位置飘忽不定,强降雨也可能发生在七月上旬,晴热天气也可能发生在七月下旬的某些日子。

总之,盛夏来啦。太阳辐射把它对地球北半球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


八月

2017年8月,摄于北京市新国展

承接七月下旬,八月上旬仍然是“七下八上”主雨季的延续。依旧是高温高湿,依旧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北上的台风也是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深入华北内陆。

好消息是这个时间副热带高压在对北京的影响已是强弩之末,立秋的“立”字表明开始有了转折。到了八月的下半月,副热带高压将会连续南跳,注意是跳。过了处暑节气,北京的潮湿闷热的感觉将会迅速消退。

湿度下来的同时,天空的能见度变得很高,变得蔚蓝透亮,秋高气爽之感初现。由于北京的地形西高东低,从西面太行山区导入的含水气流来到平原地区上空,便形成或壮阔或奇特的景象。

这时候白天的温度由于太阳辐射强烈仍能达到30℃+,但是到了夜间,辐射降温同样明显,温度也可以降到20℃左右,人体体感温度比较舒适。


九月

2015年9月,摄于北京市十三陵

九月是夏秋转折的时段。夏季风正在退去,冬季风还远远不成气候。

从上旬的白露节气起,夜间温度开始降到不足20℃,清晨起来,植物的叶片上开始出现露水。早出晚归的人们也开始穿上外套。北京往往都是在此时正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白昼和黑夜占比更加接近,秋天的意味日趋加重。昼夜温差的加大,外加充足的光照,正满足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这时节这正是农作物成熟的关键期。

秋天的降雨不同于夏天,由于蒸发不明显对流不旺盛,那种疾风骤雨的场面逐渐被秋雨绵绵取代。一场秋雨过后,总有一些树木上微微发黄的树叶开始落下,正所谓“一叶知秋”。直到秋分过后,每天的气温在15℃到25℃之间,加上适宜的湿度,给人们的身体感觉最为舒适。


十月

2017年10月,摄于北京市香山公园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

随着夜长昼短的格局形成,秋天的程度大大加深。寒露节气最低气温将低至10℃。同时冷空气势力开始得到加强,西北气流开始成为华北平原主要影响因素。这一时段也对应全年降温最快的时段。

一场秋雨一场寒,树木开始加快了改变颜色的进程。一场风雨过后,满地落叶。过了霜降节气,冷空气影响愈加频繁,地表最低温度接近冰点,不同种类的树木纷纷由绿色转换成红黄色调。同时果树农作物的果实种子也都在此时进入了收获期。


十一月

2015年11月,摄于北京市北海公园

十一月初,香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紧接着进入“秋风扫落叶”的凋落期。经历了不到两个月的短暂秋天,北京开始进入冬季,最低气温也开始跌破冰点。

冬季风势力成为主导,雾霾天气也纷纷出现。寒潮级别的冷空气开始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也按节奏出现。天空颜色随着大风的造访和离去呈现湛蓝、浅蓝、灰白、湛蓝的变化节奏(近几年随着雾霾治理成果的显现,蓝天比例大大增加了)。

到了十一月下旬,对应节气上的小雪节气温度进一步下降。虽然降水出现不多,但这个时候降水形态开始转换成雪。不过由于日平均气温往往还在零度以上,地表也尚存热量,使得降雪往往也是落地即化。


十二月

2019年12月,摄于北京市颐和园

冬天的进程还在加深,地表所存的热量进一步丧失,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水面开始结上一层薄冰。过了大雪节气,日平均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降雪也可以在当天积存在地面了。

白昼时间继续缩短,热量损失进一步加剧。在偶尔出现降雪的推动下,树木上保存的树叶也都悉数落下,光秃秃灰蒙蒙地面留有残雪的冬日景象已然形成。

到了冬至节气,夜最长昼最短,数九寒天也在这时正式开始。这时候的寒潮往往都是只刮风不下雪,寒潮过境之时整天的温度都在冰点以下,再有大风的加持,体感极寒。湖面的冰层变得坚硬,河流也都封冻起来。大地归于沉寂。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新的轮回开始。


总结:

北京属于典型的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变化范围在-14℃到38℃之间(个别年份会超出此范围)。

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从五月底到九月初,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温度高,降雨集中,对流显著,偶有台风乱入。主基调:郁郁葱葱

冬季盛行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从十一月初到次年三月底,受蒙古高压影响大,温度低,风大干燥,静稳现象多易产生雾霾。主基调:灰蒙蒙

春季介于冬夏之间,短暂,干燥,风大,有沙尘。主基调:万紫千红

秋季介于夏冬之间,短暂,阳光明媚,偶有秋雨绵绵。主基调:金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