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给孩子们讲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文博故事

0人浏览   2025-05-20 04:47:00

【一线讲述】

给孩子们讲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文博故事

讲述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馆长 张鹏

怎样给孩子们讲好文博故事,是个系统性的话题。在我过去二十多年给孩子们讲解的经验中,有两点感悟特别想和关注博物馆教育的伙伴们分享:

一是“有意思”,即让孩子们在参观学习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讲解员作为桥梁,要建立起孩子们的“已知”与博物馆的“未知”之间的共鸣。首先要了解,要深入挖掘博物馆展览和文物中适用于儿童的教育资源,也要掌握孩子们在知识、视野、经历等方面的背景差异,如此才有建立共鸣的基础;其次要回归,找到孩子们关注的角度,既可以是激发求知欲的兴趣点,也可以是和现实学习生活呈现出不同认知的矛盾点等;最后是共学,并不是把结论直接展示在孩子们面前,而是通过观察、发现、引导三个步骤,带领孩子们从获取文物的信息素材,到发现某个特别的侧面,再到以启发和引导去解答前述发现,让孩子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参与到共学的过程中。对孩子们来说,有意思的,不仅仅是展览和文物带来的“新知”,更是在博物馆里沉浸学习的过程。

二是“有意义”,即让文物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启发成长、照亮未来。讲解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为孩子们讲解博物馆至少有五个维度的目标,即基本素养、学习能力、情感塑造、生活方式和未来可能。讲解员并不是为了过去而讲过去,而是为了今天和明天而讲过去,要注重将展览和文物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与当下的生活、未来的创想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博物馆的时代活力,让面向孩子们的讲解变得更加有意义。比如在讲解中轴线15个遗产点之一的万宁桥时,不仅要讲到单拱石桥本身的结构、造型和细节等,也要讲到其在元大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坐标意义,更要讲到今天我们是怎样既保护好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又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让文物遗产以更加完整和谐的姿态融入我们的城市生活中。

对孩子们来说,每位讲解员不仅是老师,更是伙伴。在博物馆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是同路人,与孩子们有着同样的热爱与好奇;他们是领路人,给予孩子们学习路径的点拨和引领;他们是指路人,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指引。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20日 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