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
最近是不是总在济南街头
看见挖掘机“挖呀挖”?
柏油马路“开膛破肚”,
围挡立得比奶茶店还勤快?
别急着吐槽!
今天就带你们层层揭开
这场“城市手术”的真相
——这可不是普通刨路,
而是济南在为未来攒大招呢!
解密1 为什么要刨路?
济南刨路主要是为了两大民生工程:
一是供暖升级:建设“余热输送大动脉”,把聊城电厂的余热引入城区,替代污染重的小锅炉,实现全城热网互联。原管网因输送方向相反且参数不足,需打通断点、提升性能,让暖气更稳、空气更清。
二是雨污分流:终结雨水污水“混搭”历史,暴雨天不再“马路看海”。雨水直排河道,污水进厂净化,让河湖清澈、岸绿景美。
一句话总结:刨开的是路面,连接的是暖流与清流,换来的是蓝天碧水!
解密2 为什么反复刨路?
宝子们,是不是常常觉得济南在反复刨路?这边挖完那边挖?其实这反复刨路的背后,也藏着不明觉厉的真相。
别看马路上面一马平川,下面可是管线密布,涉及热力、燃气、供水、电力、通信多项市政工程,这就造成道路挖掘统筹难度大,每年制定施工计划,都要在十几个部门之间反复“拉扯”。
到了实施阶段,为了保障通行,多个管线项目大多无法同时实施,需要事先统筹好各管线施工时序;无论热力、排水还是通信管线,都要先“排排队”,按序实施。这就造成了一段路总是“反复开挖”的错觉,事实上,每一次开挖,都是有的放矢。
另外,想象一下,在施工时,如果把一条路的所有车道同时挖开,那交通岂不是要瘫痪?所以施工队只能”打游击”——今天挖左边车道,等铺好回填了,过段时间再挖右边车道。虽然看起来是反复施工,但尽可能保证了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对于一些“流量王者”街道,白天根本不让封闭施工,只能夜间作业,天亮前还得铺好钢板恢复通行。
所以,“反复”刨路,其实是各部门在极限条件下打出的组合拳,既要让城市血管焕然新生,又要保证城市心跳永不停歇。
解密3 为什么刨的慢,咋回事?
看到围挡支棱起来却总感到干的慢?
别急!这是在为后续的安全作业做准备呢。
简单来说:地下管线太复杂,施工必须“慢工出细活”。
道路下面遍布着燃气、电力、通信、热力、国防光缆等十几种管线,可谓城市的“生命线”,开挖前必须先对管线进行精准定位。
遇到管线密集的路段,需要先人工挖探再上机械,这种“绣花式施工”自然快不了。
要是碰上光缆缠着燃气管,就得先想办法给管线“搬家”,避免影响周围市民的正常生活,这才造成了挖的慢的错觉。
解密4 我家门前的马路,到底啥时候挖完?
相信宝子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家门前的马路,到底还要挖多久?什么时候能用?
请放心,挖掘围挡公示牌上都有挖掘起止时间,并留有监督电话,同时公示牌已新增二维码,大家有任何意见,都可以扫码“吐槽”,后台立刻跟进,现场立刻改。
关于施工的细节疑问,随手拍发到小程序上,就有专业人士为您解答。
宝子们,道路刨掘虽然痛苦,但每段路刨开都带着使命,要么送暖,要么治水!
经过“刨路阵痛期”,我们终将迎来绿色新明天,到时候,冬天暖气更给力,城市空气更洁净,咱们妥妥地赢在未来。(来源:“济南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