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鹤峰:葛稻共生 一田双收

0人浏览   2025-04-10 12:01: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廖文婧)葛仙米作为一种天然淡水蓝藻,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有限的产量,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充分发挥葛仙米产业发展的潜力,近年来,我县加强与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合作,发展“葛稻共生”基地,实现一田双收,助力葛仙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走进走马镇千金村“葛稻共生”基地,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的高级工程师胡青正在进行葛仙米藻种称重,为今年的葛仙米盆栽正交实验做准备。

“我们主要设置了六个因素以及五个不同的水平,包括土壤中的氮、磷、锌、有机硒肥,以及藻种的量。通过研究其生长机理的影响因素,来提升葛仙米的品质与产量。”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高级工程师胡青介绍说。

随后,胡青将不同重量的藻种,依次投入对应的盆栽之中,并进行现场拍照记录,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

“今年我们主要是选取了走马镇三个不同的地质背景的村子,有千金村、李桥村、曲溪村,来研究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土壤对葛仙米生长的影响。”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高级工程师胡青说,今年希望能将“葛稻共生”的模式扩展到更大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变,适宜葛仙米生长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产量下降。2018年起,物探大队对鹤峰县全域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调查,为土壤修复和改良试验提供支撑。2022年,物探大队通过“局、地、企”三方合作的模式完成100亩“葛稻共生”示范基地建设,成功实现了葛仙米的恢复性生长。2024年,“葛稻共生”基地采收葛仙米鲜货已达14000斤,产出优质大米170吨。

“2025年物探大队将对葛稻共生示范基地的土地进行天然富硒土地认证的申报工作,从而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高级工程师胡青说道。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