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硬科技 + 软服务”,泰兴新产业崛起

0人浏览   2025-07-01 09:41:00

在泰兴经济开发区,速的奥高性能材料项目现场轰鸣,剑指11月投产。“建成后规模比比利时总部还要庞大!”负责人赵勇自豪地说。这个年产6.85万吨密封粘接材料、达产后年销售15亿元的项目,只是泰兴新产业崛起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当下,泰兴正迎来重大项目集中投产的高光时刻,凭借“硬科技”筑基、“软服务”赋能,这座活力之城向着产业新高峰全力挺进。

重大项目投产,注入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泰兴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6月23日,长虹三杰四期项目生产车间内18650锂电智能产线正式投产,这条生产线以每分钟300颗电池的下线速度,搭配CCD自动检测系统,借助AI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全方位实时监测。作为专注高倍率电池产品生产的企业,长虹三杰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额比例≥4%。目前,长虹三杰泰兴基地多条产线已投产运行,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小家电等领域,为泰兴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泰兴经济开发区,更多“重量级”项目也在加速落地。总投资52亿元的联泓惠生聚乙烯弹性体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在聚烯烃弹性体生产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成为推动园区烯烃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与之相呼应的,是总投资5.2亿元的联欣环保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作为烯烃产业链上的“强链”项目,它以区内新浦公司等企业生产的丙烯、环氧丙烷和苯酐等产品为主要原料,不仅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还能带动下游聚醚及聚氨酯等产业协同发展。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8亿元。一个个优质项目如同扎根的种子,在泰兴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让当地的“产业森林”愈发繁茂,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升级。一方面,泰兴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新引进60个高层次人才创办领办项目;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依托现有平台孵化6个以上科创项目。在产业发展目标上,确保今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完成规上开票450亿元,并向2026年突破500亿元大关全力迈进。

新产业崛起,拓展发展新赛道

泰兴聚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领域,以全链条发展为路径,积极开拓产业新赛道,在多个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与强劲的竞争优势。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泰兴以全面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德福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企业凭借首创的空气循环技术、轻量化技术、静音技术,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中智能天窗及推拉窗领域的佼佼者。企业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两条全自动天窗总装线即将投入生产,实现了从20人操作一条产线到仅需14人,从3分钟完成1台天窗到仅需110秒的显著提升。像德福来这样的企业,在泰兴高端装备领域比比皆是。2024年,泰兴累计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省级智能工厂16个,省级智能车间54个。

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绿色环保产业已成为泰兴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地企业积极抢占节能环保产业“新赛道”,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走进南极机械生产车间,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正在紧张组装。多年来,南极机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与上海交大、江苏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手握众多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在绿色船舶装备领域不断深耕。这些活跃在高端制造与绿色前沿的创新力量,正加速汇聚成泰兴迈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澎湃动能。

泰兴造船厂区 图片来源/泰州发布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发展新优势

从只有5人的创业小组到拥有9项生产专利、20余人的团队,维吉特新材料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在泰兴完成华丽蜕变的时间轴,浓缩着这座城市营商环境的“加速度”。“去年6月刚从福建来,园区就备好5间宿舍和4间实验室,这种‘拎包入驻’的待遇,让我们瞬间安下心搞研发。” 公司副总经理孙为坤的感叹,道出了众多企业选择泰兴的缘由。而这,仅是泰兴深耕营商环境优化的冰山一角。

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土壤。深谙此道的泰兴,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更是将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迭代至7.0版。这套以“企业出题 + 部门答题”创新模式谋划的方案,直击企业发展痛点,推出40条精准举措。在经营场所获得上,“一窗受理、联合踏勘”机制让审批时间减半;劳动力资源保障方面,“线上 + 线下”招聘平台已为企业填补超3000个用工缺口;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助力中小微企业拿下低息贷款,通过在10个关键指标上持续发力,泰兴正加速实现从“营商环境”到“宜商环境”的跨越升级。

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赛道上,泰兴同样跑出“加速度”。针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研发成果中试放大环节易“断链”的行业难题,泰兴经济开发区于2023年斥资近5亿元启动中试孵化产业园建设。如今,这个承载企业创新梦想的园区已初具规模,吸引着众多像维吉特新材料这样的企业争相入驻。年初,孙为坤带领团队完成两类主要生物基材料小试,眼下正积极申请在中试孵化产业园建设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产量达1000吨。“常常一通电话,园区就想着法子为我们解决研发生产遇到的瓶颈,这种细心高效的服务让我们坚定了扎根发展的决心。” 孙为坤感慨道。

与此同时,泰兴在全省率先出台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以制度创新为企业松绑减负。通过流程再造,园区中试项目审批流程从19项精简至8项,审批周期由15-18个月压缩至3-4个月,企业提交材料量减少约60%。政策“瘦身”与服务“加码”双管齐下,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也让泰兴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

中试孵化基地 图片来源/泰兴发布

从每分钟下线300颗的智能电池产线轰鸣,到打破国际垄断的新材料项目破土,再到“企业出题、部门答题”的7.0版营商环境……泰兴正以“硬科技”锻造产业筋骨,以“软服务”涵养创新生态。重大项目如林,新动能澎湃,这座滨江之城,凭借“双轮驱动”的坚定实践,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赛道上加速奔跑。

文/李诗睿

资料来源:泰州发布、泰兴发布、人民网江苏频道、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