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下午,“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第二季活动仪式在太原南站举行。活动以“美好旅途、文化相伴”为主题,自4月24日开始至6月底止,继续让广大网友、旅客当宣传的主角,传播铁路文化,展示中华文化。“我的铁路风景”不仅是一场宣传实践,更是一面映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棱镜。
铁路风景筑造文化自信的“流动长廊”。铁路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例如,凤凰古城站的苗歌快闪、广州南站的“书香驿站”、成渝高铁车厢内的舞狮表演,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铁路+非遗”的新模式,将车站、车厢转化为文化传播的“第三教室”,让旅客在候车、旅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正如网友所言,“铁轨织就风景线,人心共绘回家图”,铁路的文化叙事正从单向输出转向全民共创,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铁路叙事连接社会文明的“温情纽带”。铁路风景的背后,是无数个体的情感共振。在首季活动中,视障女孩返乡的温暖接力、站台上的离别之舞、陌生旅客的互助瞬间,通过镜头与文字转化为集体记忆。这些微观叙事,既是对铁路工作者坚守岗位的认可,也是对“流动中国”中温暖画面的捕捉。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40.8亿人次,如此庞大的人群流动中,每一次微笑、每一句问候都是社会文明的细胞。通过活动引导公众发现善意、传递温暖,铁路空间将真正成为“社会文明的孵化器”。
铁路发展映射现代化进程的“立体镜像”。铁路风景的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具象化表达。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澎湃动力。首季作品中,“陆地航母”动车所、智能安检系统、电子客票应用等场景,直观展现了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通过铁路视角,公众得以窥见“八纵八横”高铁网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又如何为乡村振兴、区域协调注入强劲动能。
从16万公里铁路的世纪构想,到今日高铁领跑世界的现实图景,“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宛如一本动态的“国家相册”,让每一个普通人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让铁轨上的每一帧画面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相信未来,这场全民参与的铁路宣传活动必将向世界呈现出一个更立体、更温暖的“流动中国”。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