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邓正可
5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湖南展馆,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聚焦音视频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带来的8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惊艳”亮相,现场咨询体验者络绎不绝。
4项新技术给用户带来视听享受全面升级。泊在湖南展馆一角的新能源车,是实验室车载空间音频解决方案的展示载体。普通双声道音频扩展为15个及以上多声道音频,音质的环绕效果与音效的层次感全面升级,乘客仿佛置身杜比影院。据悉,该方案已完成新能源车型的调试实践。
小客厅也能变身大影院。菁彩声无线音箱采用无线组网技术,用户可根据房间结构自由布局和配置音箱数量,结合空间声场校准算法,还原7.1.4菁彩声空间音效。GPMI机顶盒仅普通硬盘的一半体积,功耗低,支持4K超高清节目在线播放,满足双Vivid解码能力,使视听体验全面升级。采用国产GPMI接口和Type-C线缆的GPMI超高清电视,为用户打造超高清沉浸家居视听空间。
新技术让数字文化遗产和老旧影音重获新生。原本模糊的历史影像人物,因文旅经典AIGC智能活现技术,通过智能脚本、智能分镜、图生视频,后期AI等技术,动作修复得高清连贯,并重建场景动态,生成电影级画质影视作品。该技术即将应用于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的展陈升级。而菁彩影像转换工具,使以往普通设备拍摄的影像也能达到现代超高清播出要求。
一款AI双目直播相机是现场“宠儿”。它融合双镜头成像与智能防抖技术,单人操作,4K画质实时推流,其人像追踪功能令人叹为观止。直播过程中,主播通过手掌和拳头两个手势即可控制画面远近。
一款AI智能译制工具竟能提供超20种语言翻译支持。它集成了大语言模型、声音克隆、人声分离、字幕识别、语音合成、字幕擦除技术等AI视频算法,可迅速精准地完成影视作品的AI翻译,保留说话人的音色与情感。4月揭牌的马栏山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预计2025年将产出超10000部次高质量微短剧翻译作品并登陆海外市场。
2024年,我省音视频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突破2827.6亿元、同比增长9.7%。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主任涂永峰介绍,实验室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聚焦国产音视频标准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在音视频领域的应用、音视频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创新,做好湖南音视频产业的重要技术底座,加快成果转化,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壮大新型文化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