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注《驻村一线显担当》专栏。湖南大学从2015年开始驻点帮扶邵阳市隆回县白水洞村,90后的刘璇子是第三批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开展帮扶工作4年多的她,在花瑶这片青山碧水的热土上,书写着属于她的青春故事。
正在拍摄白水洞村夏季旅游短视频的人就是刘璇子。她所在的隆回县创新推出“队伍互动+资源联动+典型带动”的工作机制:第一书记“老带新”提升业务能力,明确发展思路;组建消费帮扶联盟,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3000余万元;选树先进、宣传典型,激发干事热情。这套机制让像刘璇子这样的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大展身手,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刘璇子驻村的隆回县白水洞村是瑶族的分支花瑶聚居区,地处雪峰山脉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100米,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湖南大学驻隆回县白水洞村工作队员刘璇子:
“我们这儿夏天早晚只有20度,中午也不超过30度,我们策划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介绍白水洞村以及花瑶景区的风土人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避暑度假。”
白水洞村自然风光秀丽,又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然而多年来,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白水洞村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游客只能通过人传人的方式了解民宿等旅游设施。2020年底,刘璇子响应学校号召来到白水洞村,新闻学专业的她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带领团队推出了80余篇稿件和50余条短视频。刘璇子:
“这边的自然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我想通过新媒体帮助白水洞村跟大山之外的世界接轨,让更多人发现这里的美,看到乡村振兴的新面貌。”
将白水洞村打造成“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乡村振兴明星村”是湖大驻村工作队的目标。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引导湖南大学各专业师生到村里创新实践、施展才能,成了工作队的主要工作之一。2023年,工作队对村里“花瑶风情一条街”外立面进行改造时,村民邹柳兰想对自家一楼做点改造,就主动找到了工作队。白水洞村花瑶赫曦手工艺体验中心负责人邹柳兰:
“刘璇子老师她们请建筑院、设计院的师生帮我一起打造了这个中心,指导我布置文创产品,设计体验项目,我带着更多花瑶姑娘在这里工作。我真的很高兴,能有自己的工作坊。”
如今,她们一起打造的花瑶赫曦手工艺品体验中心,把当地特色的植物扎染、花瑶挑花、草编竹编等文化体验项目整合在一起,已经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点。刘璇子:
“现在这里非常红火,游客不单单只是想看乡村的风景,而是都想要有这种深度的、沉浸式的、体验式的旅游,希望这个体验中心能成为我们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点。”
四年来,经过湖南大学的不懈努力,“隆回县白水洞村”的词条出现在了百度百科,村里9家民宿登上了美团平台,村里民宿和餐馆的定位标注在了高德地图上……现在,白水洞村已经有了20余家民宿、300多间客房,接待品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2024年,白水洞村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看见并爱上了这个美丽的瑶寨。刘璇子:
“村民们在湖南大学帮助下,从被动等待到主动谋划,这种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激发了当地内生发展动力,感觉到乡村振兴是大家的共同奔赴。希望更多的游客走进和爱上白水洞村,更多村民能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
记者:邵阳台谢国雄、何叶婷,隆回融媒米扬、马毅斌
编审:孙勇、李浩、冉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