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全球经济秩序遭受“特朗普关税”正面冲击,德专家:避免摧毁德国汽车行业,欧盟需尽快反制

0人浏览   2025-04-07 12:16:00

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4日,中方“11箭齐发”,迅速坚决地予以反制,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在欧洲,美国对欧盟商品额外加征20%的关税,德国政界、产业界纷纷认为,这场关税战将会置德国企业和经济于不利。而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更被视为造成“系统性摧毁德国汽车行业”的风险。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创始人、知名汽车产业经济学家费尔迪南德·多顿霍弗尔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确实给德国产业敲响了警钟,“这是一场非常严峻的对抗,欧盟委员会应该尽快寻找可能的反制措施。”

“需要反击”

美方非理性政策带来大破坏

在多顿霍弗尔看来,这确实是个“非常坏”的消息,但并非突然,而是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特朗普的非理性贸易政策似乎不仅给德国工业,也给欧洲带来了破坏性影响。他认为,德国需要反击,和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加强可以合理开展的合作,比如和中国,而几周后的上海国际汽车展就是一个良机。

当地时间4月1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埃门港口内准备出口的大众和奥迪汽车。图据视觉中国

在特朗普新一轮关税宣布之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准备以多种方式来调整其生产策略,以减轻美国对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新征收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产业专家也提出,德国汽车制造商可效仿美国制造商的做法,越来越多地采用“在销售的地方制造”战略,提高本地制造能力。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和观察,奥迪和大众等企业提出了产地搬迁,打算将生产转移到更靠近美国市场的位置,以避免关税,如奥迪正在研究如何将其Q5的生产从墨西哥转至美国。再者,奥迪和法拉利等公司提出了通过价格调整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第三就是重组北美供应链,尽量减少零部件的跨境关税,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就在重新评估其采购策略,以减少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此外,包括这两家企业在内的高端品牌还在考虑减少产量和推迟新设备投资,在不会大幅改变运营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增加,应对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风险。

受特朗普新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美国二手车需求增加。图据视觉中国

多顿霍弗尔说:“这是一场贸易战,一场非常严峻的对抗,欧盟委员会应该尽快寻找可能的反制措施。”多顿霍弗尔强调,欧盟不能用消极的态度去应对,以避免美国系统性摧毁德国汽车行业的风险。他认为,欧盟可以从科技互联网行业入手,对美加征关税。

应对措施未必能解燃眉之急

然而,行业分析人士提出,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应对措施本身也存在挑战,未必能解燃眉之急。比如多顿霍弗尔就认为,搬迁产地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恐怕需要筹备一两年时间,特别是对保时捷这类在美国依靠进口的品牌。在此之前,只能努力降价,否则将面临销量下降和经济损失。

分析人士还指出,即便奥迪将其Q5生产线移到美国,由于受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额外关税的影响,其美国工厂也会增加生产成本。而将增加成本转移给终端客户的做法,也会减少需求,对于保持整体销售额于事无补。

由于供应链重组需要时间和跨境协调,产业专家提出寻找替代市场的可能,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这些国家成本效益高且靠近德国,可以作为制造目的地非美国的零件或车辆的替代枢纽。

不仅是汽车产业,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做法引发德国政界的强烈反对。位于慕尼黑的Ifo经济研究所的调研结果显示,互惠关税将使德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不到3%,但更广泛的关税增加(例如,20%或更多)可能会导致出口下降15%,因此强调对美国谈判对等关税减免的重要性,以减轻负面影响。

从对欧洲经济的整体影响来看,Ifo的报告指出,美国最新的关税政策是对基于规则的全球经济秩序的“正面攻击”,破坏了数十年来的多边主义。由于中美贸易严峻形势继续加剧,依赖这两个出口市场的德国目前面临重大挑战。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发自德国柏林

编辑 张寻 责编 高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