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樱桃红了邀你“开盲盒”!小樱桃带动文旅新体验

0人浏览   2025-05-06 10:39:00

30年甜蜜接力,北宅樱桃从不让人失望。从青涩果园到文旅超级IP,这颗“红玛瑙”不仅甜了舌尖,更撬动一场“乡村文艺复兴”——共享菜地成为都市人的解压密码,林间采蘑菇唤醒童年野趣,窑炉面包香勾出流量密码……“盲盒”里还藏着什么惊喜?当“樱桃+”模式遇上30周年庆,北宅正在书写一颗小樱桃带动大旅游、大消费、大文章的精彩答卷。

国农·有田一分壹号农场。

体验1

共享菜地圆了都市“田园梦”

“我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小时候还在田间地头干过农活。工作以后在好几个城市打拼,直至定居青岛,很少有机会再来乡间田园了。前不久听说北宅有共享菜地项目,所以就认领了一块,经常在周末带着孩子来体验种植、浇水、采摘的乐趣。”近日,记者在位于崂山区北宅下葛场村的“国农·有田一分壹号农场”采访时,正巧遇到了在共享菜地里劳作的王先生一家。王先生表示,北宅樱桃节马上要到了,他和家人计划5月的每个周末都到这里打卡,“樱桃红了,周末来北宅不仅能摘樱桃,还能在共享菜地里体验耕种乐趣,收获新鲜的蔬菜,一举两得,非常期待!”

作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国农·有田一分壹号农场”共享菜地项目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方回归田园的乐土,更通过“村企合作、科技赋能、多元运营”的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下葛场村三面环山,溪流穿村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赋予其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站在村口的观景台上俯瞰,樱桃树绵延成片,即将为大家呈现一片“红火”。北京国农集团山东区域总经理丁莉介绍,“国农·有田一分壹号农场”去年12月落地北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北宅农文体旅商多维场景矩阵的布局,为农场带来了旺盛人气。“短短几个月,我们的120块菜地已经被认领了近100块。”丁莉介绍,共享菜园提供自种、半托管、全托管三种模式,市民可灵活选择,自种方式适合热衷农耕的家庭,半托管方式由“园丁管家”一对一协助日常管理,全托管方式从种植到采收全程由农场代劳。目前约60%的“农场主”选择半托管,周末带孩子来体验,平日则由“园丁管家”负责除草浇水养护,并随时推送作物生长报告。

穿行于田间地垄,每块30平方米的菜地整齐排列,茄子、辣椒、油菜、茼蒿、小葱等蔬菜长势喜人。这些曾是“边角地”的闲置土地,如今通过共享菜园模式,摇身变为增收“聚宝盆”。“一家人一起在田野里劳动,感受自然,孩子能够学到新技能、新知识,大人们也能在自然中放松身心,还能吃到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吃得放心、玩得开心,真的很适合一家人一起体验。”许多来农场体验的市民表达着惊喜,认为比起去热门景点玩,在田间更加惬意自在。

扶摇直上柴窑面包店。

体验2

窑烤面包传递“慢生活”味道

一颗小樱桃带动“大旅游、大消费”的密码,就藏在一颗樱桃从传统到潮酷的蜕变里。以前很多游客发愁“摘完樱桃去哪玩”,现在则纠结于选择太多了。

在北宅街道,许多游客的休闲时间从3小时延长至两三天,在这里,你可以认领菜园种有机蔬菜,可以在樱桃林间上一堂瑜伽晨课,可以在傍晚与萤火虫做伴听一场露营音乐会,还可以向老匠人学编竹篮,感受窑炉烤制面包的幸福……从“卖樱桃”到“卖体验”,从“土特产”到“文化符号”,北宅正用一颗小樱桃书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在北宅慕武石村,樱桃树下绿草如茵,山间溪水潺潺、鸟鸣声声,让人心旷神怡,一批批年轻的创业者汇聚于此,带来新的消费业态和体验。沿山坡一路向上直至山顶,在刚刚开业的扶摇直上柴窑面包店里,刚出炉的面包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细细赏味一番,其味道似乎已超越了面包本身,传递着“慢生活”与“自然原味”的生活哲学。

扶摇直上柴窑面包店主理人张颖告诉记者,她与合伙人曾在设计院工作多年,从建筑设计师摇身变为如今的乡村创业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放松是他们追求的初心,更是想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别样感受。“我们都很喜欢烘焙,专门去学习了窑烤面包、手冲咖啡等技能,在为店铺选址的时候几乎走遍了崂山各个村落,最后北宅慕武石村一下子吸引了我们。我们第一次来这里,便决定面包店就开在这儿了。”张颖说,面包店5月1日刚开业,将在樱桃节期间为游客送上满满诚意和活动优惠,无论想体验窑烤面包、咖啡手作,还是想休闲拍照、团建聚会……选这里总没错。“消费者来这里,可以亲手给面团雕花,直播‘面包诞生记’;可以和朋友面对樱桃山林聊天谈心。我们希望给朋友们提供一个自然有氧的栖息所,让大家感受到乡村的诗意与温馨。”张颖介绍道。

体验3

林下经济丰盈农文体旅商业态

林下长出“蘑菇部落”,大人带着孩子挎着草编篮玩寻宝游戏……一颗小樱桃照映下的田园牧歌,不断玩转大消费惊喜。近年来,北宅农产品品类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崂山仙菊、食用菌、猕猴桃、樱桃花蜜、藏红花以及北宅产的崂山茶营养口感都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肯定。

以千弘食用菌种植基地为例,投资建设5个大棚,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年产食用菌100余吨。该基地在进行食用菌生产的同时,还开展了研学、采摘等多种形式的农文体旅商活动。该基地负责人姜秀林介绍,前来体验的顾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食用菌菌棒制作、接种、发菌等流程,还能亲自采摘蘑菇。北宅街道共有50多万株樱桃,现在即使过了樱桃采摘期,村民们也不必担心了,在樱桃树下种植蘑菇,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北宅街道大力发展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的农文体旅融合项目,在北九水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在集装箱内培育无公害、无农残的高端蘑菇,目前主要通过私域定制销售,接下来计划对游客逐步开放采摘。

从闲置地到共享田,从传统乡村到农文体旅商综合体,当30岁的北宅樱桃节开始玩转“乡村元宇宙”,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樱桃压弯枝头的丰收盛景,更是一个村庄用“樱桃红了”书写“大旅游、大消费”的文章:乡村振兴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让每一颗樱桃都成为激活乡村想象力的种子。这个5月,来北宅打开你的“乡村盲盒”,把樱桃味的诗与远方装进口袋!

来源|(除署名外)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实习生 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