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青岛举办“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让大模型在海洋找到“用武之地”

0人浏览   2025-04-27 17:05:0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27日上午,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国信金融中心举行,会议以“AI赋能蔚蓝场景驱动未来”为主题,汇聚自然资源部相关部属单位、高校院所、山东省海洋局、青岛市有关部门、区(市)、功能区等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华为、移动等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和北海造船、山东港口等海洋领域头部企业等81家供需单位进行精准对接。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帮助更多大模型创新应用在青岛快速落地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共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副秘书长管洪涛在致辞中提出,当前青岛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青岛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初具规模,海洋数据种类齐全、算力设施齐备、科研创新加速、模型不断推出、场景赋能明显。青岛梳理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全球企业开拓发展空间、拥抱蓝海市场,创造了更多可能、提供了无限商机。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在推介中展示了青岛海洋经济的强劲动能。他指出,青岛在政策、数据、算力、模型、生态等方面不断发力,聚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并在会上发布了海洋渔业、海水淡化等4个方面梳理形成的一批海洋人工智能领域场景需求清单和需求图谱。

崂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万钊在推介会上向全球企业发出盛情邀约: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一个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正以“产城融合”之势加速崛起。集聚区汇聚涉海人工智能企业30余家、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8个,配套10亿元人工智能专项基金与全周期政务服务体系,在黄海之滨筑就一片既能抢占AI技术制高点、又能畅享山海生态的创业热土。

现场组织开展了大模型产品和需求的集中推介,山东移动、山东港口等7家供给企业,北海造船、青岛中远海运等6家海洋领域头部企业进行了供需推介。上述企业展示了各自在海洋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青岛的本土科研单位也在本次会议上大放光彩,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介绍了一系列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展示推介了最新的海洋人工智能成果。

会上,海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超大型港口行业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个海洋人工智能协议成功签约。海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启动,该实验室将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为青岛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注入核心驱动力。

下午,围绕现代渔业、海上新能源、海洋装备三个产业方向,会议定向邀请国实科技集团、华控智加、北海造船、山东港口等重点供给、需求企业,以及移动、华为等要素支撑单位,召开了闭门座谈会。围绕场景开发与应用,探讨潜在合作机会,交流合作意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