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古代女子的冬装秘笈——袄裙的介绍

100人浏览   2024-08-26 09:48:41

裙子因其通风散热性能好,穿着方便,行动自如,美观,样式变化多等优点为人们所广泛喜欢。裙子本来挺普通的,但是呈现的都是微风轻轻一吹全是美景的美感。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裙子都挺单薄的,基本都是夏天才穿。其实古时候的女子喜欢穿裙袄,听着就很厚重。



袄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北朝时期,隋代的缺胯袄子就是武官制服,在唐朝时传入日本。明代时期上袄下裙的服装形式,跟唐宋时的袄裙没有太多差别。袄裙在明代妇女服饰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上袄是交领、长袖的短衣。裙子的颜色比较浅淡,纹饰不明显。



明末时,裙子的装饰也越来越讲究了,裙幅也越来越多,最后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比较密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腰带上挂上一根 “宫绦”。



明朝的贵妇常穿红色大袖的袍子,老百姓只能穿桃红、紫绿或者一些浅淡的颜色,这些裙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厚重,为什么袄裙在明朝那么流行?其背后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气候在明末进入了一个很寒冷的时期,有历史学家考证证明,这一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所以称作“小冰河期”。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历次游牧民族的南下均与气候的变冷有很大的关系。



从万历中期起,旱灾持续了七十年之久!!这对于古时候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其中,明代万历和崇祯二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三省人口死亡总数至少达到了l000万人以上。


古代女子花袄


因为天气极其寒冷,所以从人们的服装上也有所体现。后妃的命妇,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普通妇女穿披风、袄裙。披风与男褂相似,其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装有低领,点缀着各式各样的珠宝。披风的里面,一般穿着大襟、大袄小袄,小袄就是妇女的贴身内衣,颜色大多为红色。妇女的下裳,大多穿裙子,裙子的样式,有凤尾裙及月华裙等款式。



到了清朝,在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所穿服饰基本都沿用了明朝服装形制。乾隆年间主要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为主,一般比较宽大,下身除穿裙外,有的也穿裤子。



袄裙主要穿着时期是冬季,看来一种服装款式的流行,跟气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等都离不开。虽然现在我们不一定看得惯袄裙,但是它在那个年代确实发挥了它自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