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推进内蒙古“六个工程”之科技“突围”工程,完成鄂尔多斯市“三个四”目标任务之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构筑伊金霍洛旗以“研发、场景、产业”为核心的氢能产业体系,伊金霍洛旗携手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团队联合打造新能源研究院。
4月17日,走进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记者看到,在钙钛矿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总经理 蔺冀川:
“我们已经引进人才39人,引进了14支科研团队落地且多位是行业领军人才;实验设备方面:国产设备已进场288台,进口设备已进场118台;制度建设方面:已制定了人才激励、成果转化激励和研发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40余项;科技创新方面:承担省部级政府科研项目1项,内部科研立项16项,重点开展绿色氢能、零碳装备、智慧能源三大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工作,研发科技成果21项,发布4项国际尖端成果,已布局多项专利,研究院及其引进企业共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4项。”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总投资8亿元,布局绿色氢能、智慧能源、零碳装备3个产业领域,依托鄂尔多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构建了零碳产业园场景、零碳交通场景、零碳智慧矿山沙漠场景,零碳算力中心场景4个零碳能源系统场景,驱动鄂尔多斯能源产业零碳化发展。为强化零碳产业发展,研究院设立了零碳能源系统设计平台,减碳计量评估平台,新能源装备检测平台3个服务平台,全方位赋能鄂尔多斯能源产业升级。同时设立前瞻研究中心,聚焦光伏系统、氢能系统、电力系统及热力系统,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为未来产业布局奠定坚实基础。此外,研究院还设有1支专业化产业基金,通过资金注入促进企业孵化与产业链吸引。
2024年,研究院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运并发布4项科研成果。130T氨氢动力矿用宽体车&纯电动智能化架构防爆无轨胶轮车、国际首款60cm幅宽离子溶剂膜产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房-车-网融合与零碳微网系统。目前研究院已建成26个实验室,其中室内面积8800㎡,室外氢能试验场4000㎡。2025年,研究院计划引进或孵化新能源领域创新型企业8家,在研究院基本建设完成后前两年,通过示范工程,带动区域产值不低于15亿元。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总经理 蔺冀川:
“我们的新能源检测服务平台,已对外开展检测服务,测试样品约3000个,服务10余家产业链高校、研究所和企业。检测服务平台启动了实验室CMA认证与CNAS实验室认可,预计2025年先后取得CMA认证与CNAS实验室认可。”
以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氢能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研究院采用政府支持、院士领衔的新型研发机构模式,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市场化运作,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领域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不断精进氢安全、绿氢制备、绿氢储能、绿氢应用四个方面氢能关键技术。据悉,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与国家能源集团联手打造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成立了国家技术创新基地(氢能)标准验证中心(鄂尔多斯)暨绿色氢能关键装备实证研发中心(全国首个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基地),现已实现“PEM电解槽测试诊断”“5MW碱性电解槽综合测试”等氢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北疆氢都、国际陆港”,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氢能与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来源:伊金霍洛旗融媒体中心(张俊英 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