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企业如何穿越外贸风浪?|广交会上看南海

0人浏览   2025-04-21 10:04:00

一直以来,家电企业都是中国制造的出口主力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行业全年家用电器出口数量达448144万台,同比增长20.8%,且至今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态势。

作为全国知名的“家电之都”,佛山家电产值占全国比重超15%,拥有全球规模领先、品类最全的家电配件产业链。南海是佛山的经济大区与制造强区,现有2个年产值超千亿元和16个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集群产值接近800亿元。

当前风高浪急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为涉足海外市场的家电企业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南海的家电企业如何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在第137届广交会上,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与多家参展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01 以“质”取胜

“南海家电的供应链是难以替代的”“参展策略未做特别调整”“长期影响可控”“对未来发展有信心”这是记者在采访南海参展企业时获取的高频反馈。

面对关税政策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南海家电企业普遍展现出稳健的应对姿态。相较于被动应对贸易壁垒,南海企业更专注于深耕真实需求,以创新产品突破市场壁垒,用过硬的产品取胜。

在佛山家乐仕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来自迪拜的采购商代表Ali Karimian对该企业生产的新品榨汁机表现出了浓厚兴趣。Ali Karimian是家乐仕的老客户,合作已有十年之久。他告诉记者,从家乐仕采购的榨汁机、搅拌机和食物处理器等产品,在中东、非洲多国市场持续热销。

他还提到,消费者的审美正在不断提高,大家对家具、家电的要求已经不单单停留在实用层面。此次观展发现南海企业的产品迭代令他感到惊喜,例如外观设计更趋时尚,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功能创新精准契合消费者的需求。接下来,他将和企业展开进一步洽谈,争取早日达成新的合作。

南洋电机的技术创新同样引人注目。今年,南洋电机携风幕扇、换气扇及新风换气扇等多款创新产品亮相。例如,其最新研发的厨房制冷空调采用物理热交换技术,通过高效热交换芯对户外新风进行降温处理,较传统产品节能40%。

同时,该公司首次在广交会上布置了其物联控制系统的演示场景,将数字化控制系统与产品实现联动,采购商可在2公里范围内体验设备的远程操控。

“即使面临关税增加,客户在综合成本考量后仍会选择我们,因为同类美国本土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我们的四倍。”公司总经办助理陆国浇表示,目前企业的海外业务占比达60%,核心专利已覆盖20个国家。同时,企业每年坚持将营收的10%-15%投入研发,技术创新构筑的护城河让他有信心面对复杂的外部贸易环境。

02 全球落子

作为广交会的常驻参展商,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再次携旗下家用空调、轻商空调等核心产品线亮相。展厅内,迭代升级的产品矩阵持续释放吸引力,各国客商纷至沓来体验新品。

志高空调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廖世兴向记者透露,企业的海外业务占总销售额的50%,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出口仍实现同比增长超60%,“这份增长一方面来源于产品本身过硬,另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全面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

在产品研发方面,近年来志高不断扩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力度,重点推动产品AI智能、静音技术迭代升级,在产品环保、节能及变频技术方面也处于行业前列。同时,针对海外不同区域的市场,志高构建了“本土化+差异化”产品矩阵,能满足欧盟ErP、中东海湾GCC等较为严苛的能效标准,更具竞争优势。

在市场开拓方面,企业实施“传统+新兴”双轨战略,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尤其是近年来,深化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特别是加强与东盟、非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有效分散贸易风险。如今,志高空调海外销售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自主品牌在海外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占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份额的10%左右。

面对当前国际经贸博弈,廖世兴谈到:“若美国延续现有关税政策,通过第三国转口的成本优势将消失,届时企业将战略转移至其他市场。”他强调,当前对美贸易挑战是阶段性阵痛,接下来企业将重点挖掘南美、中东、非洲等区域潜力,同步拓展欧洲高端市场,构建“多极支撑”的全球业务版图。

03 内外循环

“当前政策环境增加了企业海外投资决策的难度。”伊立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负责人直言,尽管部分美国客户会要求企业在海外建厂,但政策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对此持审慎态度。若贸易政策能保持稳定,企业则有可能在两年内收回投资成本,但面对当前频繁的政策波动,观望成为更稳妥的选择。

作为全球厨房电器解决方案提供商,伊立浦的产品服务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电饭煲、电烤炉、咖啡机在广交会上一直备受外商青睐。北美尤其是美国曾是其重要的外贸市场,约占企业外贸额的三分之一,但贸易政策的冲击使该市场全面承压。

幸运的是,伊立浦早已提前进行战略部署。自去年美国大选前,企业就已未雨绸缪,多措并举应对可能到来的关税冲击。一方面,全面拓展新兴国家市场。如今美国市场份额已由之前的五成降到了三成左右,南美、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今年前两个月,伊立浦的出口增长了约30%。

另一方面,发力出口转内销战略,利用国内政策机遇填补市场缺口。当前,伊立浦在国内市场同步推进“代工+品牌”的双轨战略。在代工领域,持续深化与京东京造、小米等头部生态平台的合作;在品牌建设方面,加速自有品牌渠道体系构建,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实现从生产制造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价值闭环。

“我们要利用国家消费补贴等利好政策,把美国市场丢失的份额在国内拿回来。”伊立浦出口负责人说。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