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17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齐。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一高清影印和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百年来域外汉籍回归、东亚汉籍交流史续写新的篇章。
《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玉才主编,汇编影印稀见的《周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七种单疏古钞本,并附研究性解题、与存世刊本的校勘记、相关重要研究论文。其中除《春秋穀梁疏》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其余六种文献皆为日藏汉籍。
《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
十三经作为儒学核心文献,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唐朝贞观年间,孔颖达奉命主持撰修《五经正义》,基于前人义疏,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编定新疏,几经修订,最终于永徽四年(653年)颁布天下,以求达到统一经义目的。其后,唐又有贾公彦等撰《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撰《春秋公羊疏》(一说徐彦为南北朝时人),杨士勋撰《春秋穀梁疏》,北宋邢昺等撰《论语正义》《孝经正义》《尔雅疏》。从孔颖达、贾公彦及至邢昺等所撰诸经义疏,均与经注别行,自成一书,故后世称其为“单疏本”。
唐代单疏本长期以写本形式流传,今存数种敦煌残卷,即其孑遗。北宋国子监首次刊刻唐九经义疏,以及邢昺等撰三部新疏,南宋又覆刊北宋监本。北宋本今已无存,南宋覆刊本尚有数种传本遗存。反观日本方面,从写本时代起,即不断流入中土经籍文献,及至刊本时代,规模更盛,唐钞宋刊不绝于书,而且历经传抄,存世数量颇为可观。
《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办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奚彤云介绍,丛刊所收文献均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首次出版。《周易》《周礼》《仪礼》《公羊》《穀梁》五经及《论语义疏》二种此前国内从未影印过;《礼记》《左传》二种单疏,《四部丛刊》虽曾予影印,但有改编格式、删削内容之弊。得到各馆藏机构授权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所获高清图像用原色影印,调色精细还原,完整清晰呈现文本信息,最大程度上还原朱墨笔批点、藏印、书迹、纸张染色、装订形态等细节,不仅为经书校勘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也为写本学、书籍史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图像依据。
《群经单疏古钞本丛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对日藏汉籍出版关注已久,上世纪90年代起影印“海外珍藏善本丛书”,2012年推出全国高校古委会编著《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170册,近年来还出版了《九条家本群书治要》《金泽文库本群书治要》,即将出版 “日藏文学文献古钞本二种”(九条本文选、文馆词林)及《玉篇》残卷汇编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苏东表示,近年来,关于群经单疏本和日藏古抄本的整理和研究始终是文史学界关注的热点。就单疏本而言,因为保留了正义、义疏的原初形态,避免了经注合刻过程中出现的讹误,具有重要的版本学和校勘学价值。至于日本古抄本则以其丰富的内容和书写、物质形态,为钩沉中土佚籍、了解中日书籍史、文化交流史提供丰富的材料,是重要的新兴学术增长点。《群经单疏古抄本丛刊》同时关涉这两个学术热点,不仅收录广岛大学图书馆藏《周易正义》、京都大学图书馆藏《周礼疏》、蓬左文库藏《春秋公羊疏》等此前从未刊布的珍贵写本,还收录在日本新发现的庆应义塾图书馆《论语义疏》古抄本,汇为一编,并附有深具学术性的解题和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力推动经学文献、经学史、域外汉籍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刘玉才介绍,丛刊附录《论语义疏》古钞本极具价值。《论语义疏》是南朝梁皇侃所撰诠释《论语》的著作,南宋以后在中国失传。2017年,日本庆应义塾图书馆获藏珍罕古写本《论语义疏》卷六,经过研究认定为中国南北朝末至隋朝期间抄写,推断是日本遣隋使或遣唐使携带回国。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此《论语义疏》残卷不仅是最接近皇侃撰述年代的写本,还是传世《论语》最古老的纸写本,意义非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